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供电所“电亮山城”可持续性管理微场景创建
建设背景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可持续发展是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”,是“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‘金钥匙’”,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秉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”。电力行业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,无论是需求端的改变,生活供电和供能方式的革新,还是碳管理行业的发展,都与电力行业息息相关,亟需电力行业科学向可持续性发展迈进。
总体思路
响应经济、社会和环境三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,融合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通过对供电所的优势、弱项以及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与分析,坚持微场景创建“差异性、互动性、持续性、实践性、效应性”,以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”为核心,从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治理有效、乡风文明”四方面落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创建“电亮山城”可持续性管理微场景。
实施内容
(一)推动“产业”合作共同体建设,构建“产业长廊”
签署政企合作协议,前置电网规划,推进警企共建联动,建立形成优势互补、协同联动、同心为民的良好合作关系。拓展产业综合能源服务半径,做好差异化客户特色服务,提升基层业务服务水平。
(二)打造“全电+技改”可持续微场景,构建“生态长廊”
打造全电园区/景区、全电厨房、清洁取暖等全电微场景,搭建职工“五小”发明创造平台(小发明、小创造、小革新、小设计、小建议),激发职工的潜力,让劳模、技术能手在提升职工队伍基本功方面更好发挥带动作用。
(三)加强“党建+内升”内外双向驱动,构建“团结长廊”
党建引领,构建“一花五瓣”特色品牌,打造优秀供电服务团队,打通“积分承包+素质培训+减负指引”的“内循环”,联合“柔性团队+工具导入+定期支撑”的“外循环”,推动精益化管理。
(四)开展“文化+帮扶”多样融合活动,构建“文化长廊”
融合属地文化,打造集餐饮、非遗、民俗等融合的文化品牌,用“电”展现地方特色;弘扬人文精神,开展定点驻村工作,助力光伏产业发展,用“电”开展暖心帮扶。